产品目录

联系方式

联系人:业务部
电话:024-6106699
邮箱:service@mingheda1albab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我国汽车照明缺乏技术支撑

编辑:沈阳诚然信息有限公司   字号:
摘要:我国汽车照明缺乏技术支撑
上驾车遇两车相会时,车灯只照亮自己行驶的车道,丝毫不对对面车辆驾驶员产生炫目影响;转弯时,车未转向,车灯先“转向”将弯道先照亮……车灯不仅仅是照明,更是与道路系统以及道路上的设备进行“对话”的工具。从本月20日起,全球研究汽车照明的学者和业界专家将参加首届中国国际汽车照明论坛,研讨汽车照明技术。

据复旦大学信息学院电光源研究所林燕丹博士介绍,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没有关注过汽车照明的研究,但汽车照明是保障汽车安全驾驶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据公安部统计,2010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390万起,六成车祸因视线不清造成,车灯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密西根大学交通研究所通过对美国26年以来的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发现,致死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在天黑视线受阻后。

林燕丹博士称,汽车照明灯的组成主要是各种仪表照明灯、组合尾灯、倒车灯、前转向灯、反射信号灯等种类,中国企业几乎从来轮不上研发前照明灯、组合尾灯、到车灯等重要的照明灯。2012年汽车照明市场超过200亿元人民币,主要被有外资背景的企业瓜分。我国的汽车照明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数量有限,创新技术寥寥可数。

国内汽车照明技术的落后也限制了国内汽车照明标准的制定。目前,我国的汽车照明国家标准只能由一些国外的企业说了算,而在参与国际法规的制定中,由于缺乏技术支撑而鲜有发言权。

林燕丹介绍:“过去10年,在全球最权威的汽车照明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的汽车照明学术论文的数量基本是0,去参加会议的中国学者也寥寥无几。”例如,现在已在一些德国高端品牌和车型上使用的转弯 感应车灯,德国研究始于1999年,国内却至今无相关研究。“其实汽车照明不仅仅是光学研究的突破,还需要传感器、通讯、微电子、智控、电学、热学等专业的跨学科合作,”林燕丹博士称,“此次论坛目前已经获得了联合国灯光与信号法规部、国际汽车照明专家联盟、国际照明委员会等国际权威机构的支持,希望能够推动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和各学科的跨学科合作。”
上一条:原料价格上升需求增加 助推轮胎涨价潮 下一条:戴姆勒增设中国董事